39健康网:国产精品,探花视频-持续举办二十届的“海平线”:发现当代艺术的新生力量
尚处发展阶段的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在探索中孕育出独特的艺术语言?身处上海的青年艺术家,如何在探索中发挥作用,展现其独特的文化态度?
12月25日,“图像的维度——第二十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展。总策展人丁乙与姜俊等四位青年策展人组成策展团队,提名了31位活跃在美术界的中青年艺术家参展。此次展览由上海市美协与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联合主办。
展览现场,“思辨之物”单元
对于“图像的维度”之名,总策展人、上海美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丁乙提到了1986年,《上海美术通讯》中《寄语“海平线”》一文所描述的“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现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缩越短。人类在新的开拓与创造活动中,时刻加速着万象之更新。”在丁乙看来,这段话对当时艺术实践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总结,如今听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海平线”记录艺术家成长
1986年,“海平线’86绘画联展”在上海诞生,在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在地性和地方聚焦视野,聚焦上海和扎根上海活跃的中青年艺术家创作生态,发现与扶持艺术新锐,至今已推出艺术家526位,为上海艺术的“现代性”与中国当代艺术图景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新生力量。
回顾“海平线”的过往,上海美协顾问李向阳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双年展”机制,比上海双年展还要早十年。“现在各种当代展览很多,有些趋于娱乐化、低质化,在‘海平线’中,我看到了关于人、生命、历史、地缘,以及材料、图式,看到更学术,更回归到绘画本体的思考。”李向阳说,“这个展览是有上海味道的,它词汇量丰富(南腔北调夹杂着各种语言)、个性明显、修辞讲究、优雅,与上海城市精神契合。且一个展览能持续二十届并非易事。”
展览入口
“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是时代的产物,虽然如今艺术的创作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目前依旧以“绘画雕塑联展”为名,延续的是1980年代,标志性的标题。”上海美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丁设说,“之所以邀请丁乙作为总策展人,是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的常务理事会的决议之后的决定,这也是首次‘海平线’展邀请艺术家作为总策展人,希望有一位国际型艺术家从全球的视野和思维角度来探讨未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以及上海艺术的未来发展。”
无论是四位分策展人还是31位参展艺术家,大多出生于80到90年代,有着高等艺术院校或海外留学背景,他们切身体验了经济腾飞带来的城市化和全球化。由此,此届“海平线”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为新媒体、新媒介、新观念的展示交流提供舞台。
展览现场
展览以艺术史经典母题“图像”为切入点,从技术更迭所引发的艺术理念的解构与重构出发,将参展作品划分为“镜像之人”“自然之都”“思辨之物”和“虚拟之灵”四个单元,通过百余件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装置及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扎根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实践现场的中青年艺术家对当下图像文化的独特思考与实验性探索。在多维、多样、多质的表达中反映艺术的当下状态。
物与自然的艺术思考
“思辨之物”的策展人是姜俊,在他看来,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物”超越了物质实体的范畴,成为思想与精神的载体。杨牧石、徐婕、杨熹、郑江、廖斐等9位艺术家,通过创作中的材料创新与形式重构,探讨日常物品转化为艺术表达的可能性。
展览现场,“思辨之物”单元
其中,杨牧石作品的表层质感来自不同材料粉末混合后的自然收缩。在徐婕的作品中,作为衡量绘画作品的工具水平仪成为了一件“绘画”作品。郑江作品的材料来自艺术家的家乡所产的凝灰岩,打磨成粉末再凝聚到画面上。廖斐的作品试图将数理系统所带有的平衡感转化成视觉语言,让观众体验到数理、逻辑和抽象事物的临场感。钱佳华的创作来源于日常的不可抗力因素,提取感知变化的临界点,并将之转化为抽象的视觉语言。黄喆君的作品结合工业材料和传统绘画技术捕捉当代自然和非自然景观。杨迪的创作与科技造成的精神困境密切相关,探讨权力对人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生活危机的想象。高郁韬则触及记忆,时间以及日常之物,将平凡的东西再次组合、排列,让它们产生一种新的关系与新的情绪。 在此,艺术不再只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而是对世界与存在的再造与解构,唤起对未知可能性的无限探索。
展览现场,“思辨之物”单元
“自然之都”单元则关注自然与都市的关系。在此自然界的事物成为具形的创作源泉,艺术家以敏锐的感知、诗意的方式,共同探索着历史与现代、自然之物与人造之物间的错综复杂。
展览现场,“自然之都”单元作品
在这一板块中,傅百林采用“明室暗房”的手法,借鉴宋元山水晕染的笔法营造出森林的幽邃之境。李洪忠以大漆、瓦灰、铁粉等天然材料描绘出大自然馈赠的丰富肌理。赵仁辉的摄影关注人类的观点如何影响我们对自然的认知。黄喆通过对山石、石阵的呈现,以考古学的方法去回溯探索自然和历史的切面。苏畅近年的工作发生在城市与自然之间,他使用锈迹的金属、石头等自然元素,在艺术家主观的时空范畴中,消化并产生新的雕塑语汇。袁可如的《月亮便士》试图探索有关生态、进化与消费的视觉思考。龙盼则通过“植物冶金”的独特生物视角,解读当代工业社会下人类的生存与环境之间更深层的关系。“艺术家们以当下身体力行的视角和阐释方法提供了某种更为全面了解自然与都市的可能,在人、自然和都市的场域之间形成睿智有趣的对话、输出和讨论,尝试多维度地理解三者之间的真实关系。”孙净说。
展览现场,“自然之都”单元
虚拟与现实的对照
在对“虚拟之灵”单元的阐述中,策展人林叶认为,虚拟不是虚无缥缈,而是回到现实。参展艺术家中,崔昱的创作聚焦于生态、女性、赛博格等议题的边界探讨,反思未来人类在科技变革中的生存与身份变迁问题。胡宸宇的创作专注于网络时代图像的观看方式及其所映射的印象。金煜皓的作品力图通过多样化的媒介形式揭示科技时代下人类感知的转变,重新思考个体存在于复杂网络中的位置。茅昊楠则通过影像、即时演算模拟器、绘画、雕塑等多种媒介,试图创造一种融合了历史演绎、技术幻想、他者记忆,物质重组等元素的“虚构系统”。施政的创作通过扩充观众视听通感体验,体现他对技术哲学、数字漫游和“潜在时间”的持续思考。田翊的创作围绕对生态及其衍生物的思考,运用3D技术、有机媒介及生物素材进行创作,使之相互嵌入。吴珏辉以“时空编辑者”的视角反思人与艺术、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创作轨迹呈现出跨界融合的多元面貌,并不断拓展媒体艺术的边界。
展览现场,“虚拟之灵”单元
“镜像之人”单元关注一种个人视角的表达。对此,板块策展人夏磊认为,“镜像之人”既是现实中的人之所见,又可能是投射于更广且复杂多变的群体性身份与人性差异,也包含隐现于意识层面关于人与人类之间关系的思考。
展览现场
具体到作品中,龚新如将自己脸庞的轮廓线作为基本载体,重复变换着内部的交通符号和颜色,表达出自己作为个体的“无奈”情绪。苏迎春的《面膜系列》是他持续在做的一个系列性作品,承载着艺术家自发性创作的全过程。赵玉龙的作品重视当下、追求内心,短曲线条和色彩的繁复构成不仅形成独特的表现力,更能体验到材料之间相处的感受。钟乐星的作品通过异化传统医学类画谱的叙事空间,唤起新的视觉体验。朱橙柯的肌理系列作品把版画制作的理性过程当作感性的绘画对待,肌理(皮肤)在艺术家眼中是有社会性的身体,是时间,是生活的痕迹。王洋洋的作品通过对自我躯体的观察,延伸至群体间差异化形式感的呈现,表达艺术史与现实生活遥相呼应的文本与副本关系。林奥劼的作品以带有强烈即兴性和幽默意味的图像,敏锐而细腻地记录着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或刻意安排的行为事件。杨艳的都市人物系列灵感源自这种复杂而微妙的都市生活体验,艺术家通过画面重新审视并感受这份日常中的不凡。
展览现场
在开展当日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方坤,上海美协顾问李向阳,上海美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丁设,以及艺术评论家李旭、徐明松、马琳、汪涤及本届“海平线”策展人、相关艺术家就“海平线”与当下艺术创作等进行了研讨。
研讨会参与人员合影
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26日。